很多人都遇到過窮得一分錢都沒有的窘狀,通常找家人朋友借錢或者想辦法儘快賺點錢。
但央美女大學生鄒雅琦卻轉換思路,通過假扮名媛,蹭取高端的免費的社會資源,在北京生活了21天。在這個過程中,甚至被某畫展小保安認作是富婆,瘋狂地獻殷勤。
這樣的故事讓人們匪夷所思。
最近,某學院畢業生鄒雅琦做了一場實驗:扮演名媛,在北京不花錢生活21天。這位年輕女士自稱,在機場貴賓室「吃拿卡要」,在宜家樣板間睡覺,在火鍋店蹭吃,在母嬰室和五星級酒店的健身中心洗澡,出行靠走路和搭陌生人的便車。最終,這套「城市求生」指南以一個白色沙發、一個展示櫃和兩塊螢幕的形式,出現在學院的畢業展上,引起人們的興趣。
首先,她買了一個高仿愛馬仕包包、一個18元的假鑽戒,還準備了兩條假珍珠項鍊;
面容姣好的她,每天不忘給自己畫一套精緻的妝容,看上去確實是富家千金的模樣了。
接著,她開始了自己的「假名媛生存挑戰」:
混進機場頭等艙候機室,吃免費的自助餐,睡高級紅絲絨沙發;
到樓下的Gucci奢侈品專賣店,找櫃姐要了個免費的包裝袋,用來裝自助餐的小麵包、優酪乳;去海底撈裝作等人,吃免費的鍋巴、妙脆角,喝免費茶水,還拿到了仙女棒;
後半夜直接睡在海底撈餐廳裡,服務員以為她被放鴿子,還給她銀耳蓮子湯和湯圓吃;混進拍賣會場,吃會場提供的高級巧克力、鵝肝點心,一個人吃了大半盤;
工作人員還覺得她很可愛,讓她都吃光,吃完再叫後廚送一些來;跟在其他人的後面混進了酒店健身房,在泳池旁的浴場裡洗澡,每次簽名時就寫個常見的房間號;
在宜家的沙發蹭睡......
就這樣,她成功地在這場社會實驗中通關成功,假名媛身份非但沒有被識破,還收穫了很多人的善意。看了她的故事,評論區裡很多網友點出了真相:「全篇都在講不花錢,然而實際上能夠讓她通關的,恰恰來自于她的階級。她的妝容、她對道具和物件的選擇、她在每個地點成功的對應和話術、她體現出的個體形象,都是來自實驗之前無形的積累。越是強調不花錢名媛遊戲的成功,越體現出貧富差距令人絕望。」
「同樣的情況,你讓一個農村出身的小姑娘去做,效果肯定大相徑庭。讓她成功通關的原因只有一個,就是從小到大的積累。她去過五星酒店,去過vip休息室,去過拍賣會......所以她不怯場,所以她能把這些事情當玩兒一樣。」
有個詞叫「馬太效應」,是一種兩極分化現象,指的是:富有的會越來越富有,窮的會越來越窮。出自聖經裡的一句話:「凡有的,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;沒有的,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。」這就是社會的殘酷現實,我們無力改變。但至少,在面對每一個個體的時候,我們有選擇善良的權利。希望那些資源和善意,都能更多地落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裡。